没有他,好莱坞大片将索然无味
文 | 老羊
编辑 | 羊羊、JOY
如何形容好莱坞电影配乐大师汉斯·季默?
用一句过时的互联网热门词就是:
没有人能在我的BGM里打败我。
△ 汉斯·季默
在过去20年里,汉斯·季默应该是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配乐大师。
从《狮子王》《加勒比海盗》《角斗士》到诺兰的《黑暗骑士》《盗梦空间》《星际穿越》、维伦纽瓦的《沙丘》系列,以及今年暑期档全球热映的《F1:狂飙飞车》,他制作的声音似乎最能代表好莱坞大片。
△ 汉斯·季默参加电影《F1:狂飙飞车》首映礼
除了埋头在幕后为电影制作配乐,他也是个非常注重实操的人,从2015年开始他就自己担任指挥和演奏,组织大型乐团为自己谱写的配乐进行全球巡演。
去年5月巡演终于来到中国的四座城市,让不少中国影迷现场感受电影配乐的无限魅力。
如果你错过了去年的盛况,没关系,音乐会纪录电影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9月20日已经在国内影院上映了。
△ 电影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海报
影片多方位还原了作曲大师汉斯·季默迪拜音乐会演绎的神级现场,电影生涯经典配乐一网打尽。
比如,在这部电影中,你将欣赏到汉斯·季默为诺兰创作的众多经典配乐。
2005年《蝙蝠侠;侠影之谜》开始,汉斯·季默与诺兰开始了长达12年的合作。虽然这12年,他也曾为其他影片配乐,但他在诺兰作品中的表现最为影迷所熟悉。
△ 黄金组合:汉斯·季默(左)与克里斯托弗·诺兰(右)
《盗梦空间》笼罩在画面上空的号角声、《星际穿越》中利用管风琴搭配谢泼德-里塞音阶、《敦刻尔克》中充满危险气息的的滴答声……汉斯·季默标志性的音色运用绝对会让你“梦回”这些经典佳作。
音乐会现场也少不了要演奏汉斯·季默为《沙丘》系列创作的音乐。
维伦纽瓦和诺兰并称“维诺二神”,他们对电影配乐的品味有神似之处,也各有侧重。汉斯·季默则在两位“大神”间游走自如。
△ 汉斯·季默(左)与维伦纽瓦(右)
《沙丘》开场就是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女声哼唱,让无数影迷“神魂颠倒”。
用汉斯·季默自己的话来说,那就是来自外星球的声音。
还有《加勒比海盗》中的经典配乐,尤其是那首“He’s Pirate”,似乎从声音上定义了21世纪初期的好莱坞大片。
△ 《加勒比海盗》杰克船长
当然,作为经典中的经典,汉斯·季默为《狮子王》创作的音乐也将在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中完整呈现,非洲大草原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《狮子王》的配乐不但让汉斯·季默首次拿到奥斯卡奖,也是他为自己当时6岁的孩子,以及纪念早早离世的父亲所作,是他配乐生涯中情感最充沛的作品之一。
△ 《狮子王》让汉斯·季默首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
在呈现这些经典配乐的同时,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还记录了他与克里斯托弗·诺兰、丹尼斯·维伦纽瓦、赞达亚、比莉·艾利什等著名导演、演员、音乐人的幕后对谈。
▼汉斯·季默与多位影人、音乐人对谈▼
正如诺兰所言:
汉斯·季默不仅仅是一位作曲家,更是一个讲故事的人。
他的音乐总能准确地捕捉到电影想要传达的情感。
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在豆瓣评分高达8.9分,但上映首日全国排片占比仅0.4%,且仍在下降中。
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还有这部电影的排片,强烈推荐你去影院一睹音乐大师的风采。
如果你看完电影仍然意犹未尽,那么不妨跟我们一起走进汉斯·季默的音乐人生——看看这位曾经失落的摇滚青年,如何在出走半生后,还了全球影迷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梦。
01 混迹英国:失落的摇滚青年
和约翰·威廉姆斯、杰瑞·高德史密斯的传统好莱坞配乐大师相比,汉斯·季默一直是以“叛逆者”的形象出现。
他没接受过严格的古典音乐教育,他最早的音乐工作是1970到1980年代在英国混迹在多个“新浪潮”(New Wave)电子乐队。
没错,汉斯·季默曾经是个摇滚青年,准确地说是落魄的摇滚青年。与同属于英伦摇滚的披头士、滚石、深紫、皇后、齐柏林飞船等乐队相比,他的乐队几乎是默默无闻。
△ 搞乐队时的汉斯·季默(左)
他在摇滚界唯一能在历史留下点痕迹的事是,在“Buggles”乐队知名单曲“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”的音乐录影带里客串露脸。
△ 年轻的汉斯·季默出演了The Buggles 的“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”
汉斯·季默1957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,6岁那年他的父亲意外离世,为了让母亲脸上能露出微笑,他在母亲的逼迫下去学习钢琴。学得时间长了,他感觉自己的脸上都有微笑,于是立志让音乐成为职业。
由于不服管教,汉斯·季默少年时代被德国多所学校退学,母亲不得已和他一起搬到英国。
恰逢披头士引发的摇滚狂潮,汉斯·季默以为自己会是下一个约翰·列侬。然而上帝给他开了个玩笑,他的天赋并不在这个领域。
1980年代在摇滚乐上没啥起色的他,不得不依靠给电视广告写歌谋生。
在认识电影作曲家斯坦利·迈尔斯后,他转而给英国电影谱写配乐。两人合作的工作室将交响乐和汉斯·季默擅长的电子乐进行结合,接到了不少英国中小成本电影的活儿。
1987年,英国新浪潮乐队Talking Heads的核心人物大卫·伯恩受邀给《末代皇帝》配乐,作为伯恩的圈内人士,汉斯·季默也担任了制作人员。这是他当时参与的最有名的电影,其他的作品都很难在影史上留下名字。
△ 大卫·伯恩在《末代皇帝》片场
02 初入好莱坞,如同天上掉馅饼
汉斯·季默的人生转机来自于1988年的《雨人》,能拿到这个项目,老天爷差不多是把好运送到季默的面前。
△ 电影《雨人》
《雨人》导演巴瑞·莱文森在筹备期间,一直想找合适的电影作曲家。莱文森的老婆说自己听过一张电影原声CD,声音很有特点。那就是1988年反种族隔离的电影《无声的岁月》,这个有特点的声音就是汉斯·季默写的。
巴瑞·莱文森听后大受感动,从洛杉矶直接飞到伦敦敲响了汉斯·季默工作室的门,于是《雨人》就成了汉斯·季默第一部好莱坞作品。
这世上,天上掉馅饼的事不常见,但一旦发生,可能会有多个馅饼同时砸到你头上。
汉斯·季默第一次参与好莱坞电影,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提名。
虽然他最终没拿奖,但《雨人》在奥斯卡拿到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,让汉斯·季默一下子成为电影公司争夺的香饽饽。
△ 电影《雨人》斩获多项奥斯卡奖
汉斯·季默回忆说,颁奖前他参加奥斯卡提名者午宴,心想着一定要鼓起勇气向几个导演和制片人索要名片,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创造条件。
结果在午宴上,还没等他开口,好几个导演和制片人就主动找上来,让汉斯·季默成为他们下一部电影的配乐师。
汉斯·季默的运气真的是好到爆棚,他的第二部好莱坞作品《为黛西小姐开车》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。
在这两部作品中,汉斯·季默都喜欢用合成器来制造不同于好莱坞传统配乐。在汉斯·季默之前,好莱坞电影配乐要么走摇滚、流行或爵士风,要么就是传统的管弦乐。
而汉斯·季默的电影配乐作品,如果单看总谱好像没什么稀奇的,但他的厉害之处是对音色的理解,把不同类型的乐器、不同类型人声应用到电影配乐中。
甚至将音响、音效等声音设计都融合到电影配乐中来,对21世纪电影配乐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。
因此你在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中,能看到舞台上差不多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乐器,除了古典的管弦乐器,还有电吉他、各种合成器、打击乐器等等。
△ 电影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剧照
汉斯·季默的突破性表现发生在1994年,《狮子王》让他的配乐特点一下子广为人知。
大家可以在脑海里回忆一下《狮子王》的开场:一个尖锐的非洲黑人吟唱声响起,“看啊,又一头狮子出生了 爸爸 na ze pen ya wawani jiwawa……”然后是人声合唱,再引入鼓声,一股非洲大草原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△ 电影《狮子王》(1994)
整个曲子几乎没用到传统的弦乐,但一下子就勾勒出这部动画电影的核心本质,这就是电影配乐最需要解决的问题:如何用声音突出主题。
让汉斯·季默第二次拿到奥斯卡最佳配乐的《沙丘》,也是开场就是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女声哼唱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来自外星球的声音。
△ 电影《沙丘》
《狮子王》对于汉斯·季默的意义重大,一方面为自己当时6岁的孩子首度接手动画片配乐;另一方面,这部讲述父亲去世的电影刚好应和他的童年悲剧,里面的曲子同时也是写给自己父亲的安魂曲。
而在全球巡演中,给《狮子王》和《沙丘》电影原声配唱的歌手也有在现场出现。
凭借《狮子王》首次拿到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,让汉斯·季默在好莱坞站稳脚跟,接下来的传奇的展开也显得顺理成章。
03 21世纪好莱坞大片“传声筒”
在《狮子王》之后,汉斯·季默陆续给《细细的红线》《埃及王子》写过音乐,但真正让他闻名世界的还是21世纪开始后的几部大片。
2000年《角斗士》、2001年《黑鹰坠落》、2003年《最后的武士》、2005年《马达加斯加》、2007年《加勒比海盗》、2008年《功夫熊猫》,一时间汉斯·季默几乎成为好莱坞大片“传声筒”。
尤其是在《加勒比海盗》中的那首“He’s Pirate”,似乎从声音上定义了21世纪初期的好莱坞大片。
2005年《蝙蝠侠:侠影之谜》在汉斯·季默的作品谱系中,并不是最优秀的,但却奠定了他和诺兰长达12年合作的基础。虽然这12年,他也曾为其他影片配乐,但他在诺兰作品中的表现最为影迷所熟悉。
△ 汉斯·季默和诺兰一起工作
加上诺兰出了名在喜欢让配乐的音量超过对白,一些汉斯·季默标志性的音色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,譬如《盗梦空间》笼罩在画面上空的号角声;《星际穿越》中利用管风琴搭配谢泼德-里塞音阶,营造出太空的恢弘;《敦刻尔克》中的滴答声倒数营造战场的危险。
汉斯·季默的成功,也让大量商业大片模仿他配乐的风格。他自己也成立工作室,笼络大量新人加入团队,保证他成为诺兰御用配乐师同时,还能为其他电影或者电视剧创作配乐。
从汉斯·季默的团队走出的大咖也不少,譬如给《驯龙高手》配乐的约翰·鲍威尔,替《变形金刚》系列创作原创音乐的史蒂夫·贾布隆斯基。
在和诺兰合作之后,汉斯·季默的影响力从电影圈拓展大众流行文化中。与此同时,他的合作伙伴史密斯乐团吉他手约翰·玛尔、流行歌手菲瑞·威廉姆斯,都建议他可以走出工作室,用乐队演出的方式呈现自己的作品。
结语:汉斯·季默终于实现了摇滚梦
从2015年开始,汉斯·季默亲自担任指挥、演奏的现场音乐演出就开始在全球各地巡回。
在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的采访中,他开玩笑地对约翰·玛尔说:就是你把我从舒服的工作室拖出来,满世界到处跑。
而约翰·玛尔的回应是:因为在内心深处,你还是个摇滚音乐人。
△ 《汉斯·季默与朋友们:沙漠之钻》剧照
汉斯·季默来自盛产古典音乐家的德国,主要音乐创作养成在英美两国。
他的电影配乐跟随着优秀的电影感动了全球影迷,如今埋藏在在心中多年的摇滚梦,也借用电影的方式得以实现。
暂无数据